新增氢、氨、有机化工和塑料!欧洲碳关税拟提前至2025年实施
当地时间5月17日下午,欧洲议会的环境、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委员会以49票赞成、33票反对和5票弃权,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法案文本。在距离欧洲发布全球首个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法案不到一年的时间,该法案被更为激进的条款所替代。投票结果意味着在该委员会内部已经达成了妥协,相关法案离正式出台只差最后一步,预计在6月初,这个方案将由欧洲议会进行全体审议投票。
提前一年实施,新增氢、氨、有机化工和塑料
2019 年“欧洲绿色交易”计划引入碳关税,以防止欧盟地区外的碳泄漏。2021 年3 月欧盟议会通过设立“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”的议案。2021 年7月,欧委会发布全球首个CBAM 立法草案,首批纳入水泥、钢铁、电力、铝和化肥行业,过渡期为2023-2025 年,2026 年开始正式实施,进口商需要为其进口产品的直接碳排放支付费用,价格挂钩欧盟碳市场。
2022年5月17日,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(ENVI)通过的碳关税法案对征税产品、排放范围、执行时间等做出变更,方案较此前更为激进,欧洲议会计划2022 年6月就最新方案进行表决,碳关税正式立法在即。ENVI 碳关税方案的三大变化:
1、时间提前:过渡期自3年缩短至2年,2025年开始正式实施;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ETS所有部门全面实施时间提前5年至2030 年。
2、范围扩大:适用行业扩大,最新方案增加了氢、氨、有机化工、塑料;征收边界扩大,将CBAM 核算范畴从直接排放扩展到包括间接排放,即外购电力的排放。
3、机制完善:保持EU-ETS 与 CBAM 的一致性,为避免双重保护,过渡期免费配额100%,从2025 年开始退坡,到2030年减至0%,比欧委会方案中免费配额完全退出时间提前5 年;设立统一机构管理,在欧盟层面设立统一的CBAM 机构,比欧委会方案中设立27 个成员国机构更加高效、透明和具有成本效益;收益用于援助最不发达国家低碳转型,将有助于实现欧盟的气候目标和国际承诺。
中国出口欧洲的主要商品为潜在征收对象,绿氢潜在需求走高
据海关数据显示,2021年,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为4720亿欧元,同比增长37%,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5%,占欧盟进口总额约25%。中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、纺织品、金属品及化学品,其中机械和车辆占比52%。虽然这些产品未纳入首批碳关税涉及的行业,但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且中国出口欧洲的主要产品大多以首批关税征收对象为原材料,后续关税征收的不确定性高;另一方面,在不到一年时间内,欧洲就拟通过更为激进的法案,后续欧洲或将有进一步的动作。以目前中国出口的主要机电产品、金属制品、纺织品,相关产业的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,绿氢冶金、绿氢化工等工艺的潜在需求走高。
中国面临巨大的成本竞争压力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发布了《有关扩大全球碳定价机制的提议》,指出在基线预期内,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产业链丰富,在2030年排放的碳将占全球的34%。同时碳交易将执行发达经济体、高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三个层级定价机制,对应的最低价分别为75美元、50美元、25美元每吨。我国预计在2025年初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,到2030年进口碳排放权的价格至少为50美元每吨。以吨钢产生1.8吨二氧化碳计算,我国届时吨钢的碳税成本较发展中国家高45美元(忽略其他因素影响)。事实上,未来面临的碳税成本或远高于此。中信期货5月9日发布的《能源与碳中和专题报告》认为,参考目前欧盟碳市场碳价,以80欧元/吨(约合85美元/吨)的价格征收碳关税,钢铁、铝、化肥和水泥四大行业被征收的碳税分别是6.46亿美元、2.66亿美元、0.11亿美元、0.0077亿美元,合计9.24亿美元。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造成出口成本上升,经计算钢铁、铝、化肥、水泥的的碳税成本将分别达到出口额的17%、20%、17%、31%。成本大幅提升将会降低中国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。
(原标题《新增氢、氨、有机化工和塑料!欧洲碳关税拟提前至2025年实施》)
(作者:氢云链 风氢扬)